能源学院王丽副教授团队技术成果被人民网报道

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180

崔佳琦/为推动乡村振兴,美化乡村环境,落实乡村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王丽副教授团队山东省平度市缪兰镇杨家顶子村排除生活污水项目开展工程设计通过王丽副教授团队的技术指导杨家顶子村获得长期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湿地景观回用水质标准,湿地植物及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形成良好的环境效益此事近期被人民网报道。

山东平度杨家顶子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项目案例污水是典型农村生活污水,符合有机物(COD含量浓度低、氨氮(NH4-N浓度高、总磷(TP浓度高和冬季处理效果差的特点。对此王丽副教授团队提出协同强化脱氮除磷生态型污水治理技术方案,以及冬季温室运行模式实现出水长期稳定达标。

污水处理工艺图

协同强化脱氮除磷生态型污水净水单元是基于哈工大专利技术协同强化脱氮除磷生态型污水装置及净水方法(ZL201410813247.5。其技术要点是在生化池顶部悬挂安装模块化人工湿地,并对湿地的基质进行创新用麦秆生物炭颗粒替代砂石基质麦秸生物碳中含有碱金属,强化对磷的吸附;同时麦秸生物碳丰富的孔隙结构小孔致密而有序、中孔发达,形成对各形态氮的高效吸附固定,为湿地植物根系吸收氮磷创造条件;植物根系向下生长,伸出底部支撑孔板,形成悬浮根系群,悬浮湿地植物根系群成为活体活性污泥载体,附着生长生物膜;根系泌氧、根际酶与生物膜进行动态物质交换,提高各类污染物,尤氨氮和总磷去除率。

湿地植物优选和复配形成根际菌群互营,高效分解有机物,促进氮磷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实现污染物资源化,污水回用作为景观用水。温室大棚保证冬季条件下稳定运行。

案例建成后对各个单元水质进行长期监测(2020-2022年)和跟踪评价,获得完善的工艺参数,形成全链条技术成果。在平度15个村进行技术推广收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依托该技术成功案例,2022年,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获批中国发明协会第三届发明创业成果奖二等奖;获批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协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助力乡村振兴山东平度杨家顶子村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案例 

温室设计                       复配湿地植物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改善乡村环境,尤其是水环境。至今平度市共建成69个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其中15个站采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态污水治理技术工艺,受益农户约3万户,极大的改善乡村环境走出一条符合北方乡村污水治理之路。

平度市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户籍人口138.8万。辖区12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耕地面积246万亩,林地面积51.1万亩,是全国唯一的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


人民网报道地址:

http://sd.people.com.cn/n2/2025/0311/c364532-41159627.html